部门简介
评建知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为:部门首页 > 评建知识 >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本站来源:孙泽平,重庆文理学院院长、教授;选自《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5-05-29 点击量: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孙泽平,重庆文理学院院长、教授;选自《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4期)

 

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如何确定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战略地位,如何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在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方面都面临挑战,在高等学校发展序列中处于“中间地带”,前面有老牌的、强势的研究型大学,后面有各类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由于受旧的高等教育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是培养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也受到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和指引。在升本建院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思维习惯和固有办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在逐渐升级,甚至将目标瞄准研究型大学,要沿着本科-硕士-博士这样一路走下去。诚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不排除有培养硕、博研究生的可能,但它到底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还是致力于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在理论上看起来分辨得很清楚,但实践中很难扎实推进,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都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定位。由于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没有跟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基础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过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

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分类指导仍很不到位。在实践中政策导向,几乎使所有高校都朝着一个共同目标靠拢,关注科研论文数量,关注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仍然将应用型本科院校导向“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之路,按学术型路子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单一的大学评价体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安心于已有的办学层次,不能安心于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需要。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社会意义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使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随着20世纪初“威斯康星理念”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为世人所接受的,其本质上是大学如何处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历史地看,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已经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适应”。大学扮演的不再是一个置身于社会之外的批评者角色,而是充当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大学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及协调相关资源的能力,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为自身发展获取最大化资源。可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确立主动服务社会的新理念对于推动应用转型,促进开放办学,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本科人才类型的社会需求趋向多样化,地方越来越需要在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应承担起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应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其社会贡献主要表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实际问题,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种需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还有利于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严峻,有人把它简单地归结为高校扩招的结果。其实,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发达国家普遍有很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但鲜有如此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从教育方面反思,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就业难,从就业岗位上看市场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量并不低。二是学校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从招聘角度看,用人单位并非“不要人”,而是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认为大学生眼高手低,实际运用能力差。实质上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仍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寻找根源,因为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偏差相当程度上是由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传统的本科教育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违背了大量本科生未来将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首先要纠正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偏差,解决学生“眼高”的问题。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要转变学生的培养模式,解决学生“手低”的问题。过去的教育体制,学校教育是封闭的,人才培养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却不具备企业需要的能力。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推出了“大学后培养班”,旨在针对本科教育的缺陷,对毕业生进行再“加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就是要将这种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常态化,使得大学毕业生真正能学以致用,从而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另一社会意义在于改进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从社会整体看,“就业难”与“招工难”矛盾并存。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滞后,高等教育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传统本科教育将高等教育资源仅用于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的培养,却忽视了技术人才、熟练工人的培养,使之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就是要“加高”当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短板”,以促使各种类型人力资源的均衡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人员的任务,也有别于高职院校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准确、实在,着重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能积极、高效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使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内容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围绕这个特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培养目标改革——重新定位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基于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制定的。当时高校数量少、招生人数少,重点是培养精英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的培养方案设计已不能正确定位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因此,必须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生预期社会角色从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强调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未来期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2.学科专业调整——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区域优势、地缘优势,将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根据本校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突出重点,积极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协调度,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学科专业体系。要在综合分析学校己有基础、特色、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科学定位,走特色学科建设之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一是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为出发点,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相应的本科专业;二是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加大扶持与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三是逐渐形成优势专业,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并在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下,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3.教学内容改革——增进学生社会化任务和内容的转变。由于学生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转换,学校增进学生社会化任务和内容也要随之转变。应用型高等院校增进学生社会化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产业结构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各地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要求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要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梯度性和可选性更强;要求应用性课程体系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减少纯理论类课程、学史类课程、学术前沿类课程,增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

4.教学模式改革——学校由后台走向前台。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理论(Dramaturigical Theory)将社会比作舞台,社会成员则是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而社会舞台又有前台和后台之分。人们在前台表演,在后台做准备。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中,学校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后台,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处于前台。由于学校孤立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对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缺乏了解,或者反应迟钝,造成前后台脱节,教育效果不理想,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从劳动力市场的后台走向前台,参与到地区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去。从教学方式看,这种转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实训中心;要求加强校企联合,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加强模拟面试、模拟营销等实战训练。从对教师的要求看,不仅要求教师是教学舞台上的导演,还要求教师是实践舞台上的演员;不仅能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熟悉岗位操作技能,并善于引领示范,即具备“双师型”特征。

5.考核方式改革——由个体竞争向多元互动转变。以往本科生主干课程要求必须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强调记忆、理解能力,其反映出的社会关系是学生之间以个体为单位为了争夺高分的相互竞争,组织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单兵作战能力。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取消闭卷考试,而是要求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加准确地传递社会互动信号。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学生个人能力及个性突出,还要求学生能够融入到团队中,积极参与团队建设,能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除了必要的闭卷考试外,还应该考察学生能否建立一致的团队目标,能否根据团队成员多样化的能力及个性设定互补的职责和任务分工,能否相互信任,等等。为了有效传递社会对这些合作能力的需求信号,考核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以实现教育引导由个体竞争向多元互动的转变。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困难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内在的阻力,又有外部的约束。兹举其要:第一是来自观念的阻力,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传统认识误区。一方面“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认为受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在社会分层中向上流动。事实上,教育不单是促使人的向上流动,教育的更大的功能在于实现人的全面社会化,促使人的理想角色和社会现实角色的统一,并具备社会角色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人们虽然承认应用型人才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就业前景,却认为只有管理岗位、研究岗位才是好的职业选择,不愿意面向一线、甘居“蓝领”。这些认识误区,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应用型教育,倒置了教育资源配置,造成了应用型人才的供需脱节。

第二是教师缺乏改革动力,其原因在于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存在额外成本。豪尔(Hall G.E,1987)等在分析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普遍反映的课题中总结道,教师在变革中个人的高付出是可见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需要付出的努力则更为明显:从业务水平要求看,教学内容由理论内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学方式由授课型向演示型转变,考核方式由单一闭卷考试向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转变;从自身能力要求看,能力结构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同时要求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仅要求在知识数量上扩展,还要求在知识结构上调整、质量上提升,以满足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是国家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不到位,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对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分类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分类所要达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目前,在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中已经出现了层次分工迹象,但是不同类型大学的功能与作用并不明确,同一化问题严重,而教育行政无论在拨款、招生、评估等各方面,都还没有摆脱过去精英教育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各层次各类型的高等教育盲目无序竞争,严重不利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第四是来自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不具备品牌优势,缺乏“校友效应”。它们往往无法充分向社会传递其绩效信号,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企业不愿意或者不信任与这些高校合作;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企业作为主体之一的地位没有确立,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必须保障的利益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成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企业与高校间建立广泛而又深入的合作关系。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除了加强内涵建设,还需要政策舆论的支持和各方面的积极协作,改变社会的育人用人观念。下面仅从政策层面提几点建议:

1.国家:分类指导,目标引领。按照政府宏观统筹、集中调控与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新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系统,构建类型不同、层次分明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切实可行的。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借鉴国际高等教育成功经验,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们应将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给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分类指导,既可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帮助他们在相应的类别中寻找竞争目标。

2.地方:校地共建,产学互动。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方属性以及自身资源获取渠道的有限性等,决定了它们必须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模式,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强化地方应用型属性定位,实质性地推动校地共建、产学互动。就本质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创办的,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难得的发展机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服务于地方产业,使当地企业和市场能够充分运用地缘、亲缘机制传递教育改革信息,从而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应强化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责任,通过政策引导、计划支持等方式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促进高等学校以多种方式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区域发展。

3.高校:强化岗位,加大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能否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的应用转向及其水平的发挥至关重要,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强化岗位管理是必然选择。要通过有效的编制管理办法,调整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吸纳各类应用型教学师资,以最小的用人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实施岗位管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分配制度上,要明确岗位职责,坚持应用为先、优质优酬原则,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任务和工作成效直接与个人年度考核奖惩、职称职务晋升等挂钩。同时,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航道畅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应时之需,因时之变,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知识转型的大趋势。在国家重视、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大探索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一定会成功。


[版权所有] 河北传媒学院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109号 [邮编]051430
办公电话:0311-68017419
冀ICP备11024535号-1 本站由【蓝点网络】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