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简介
他山之石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为:部门首页 > 他山之石 >

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

本站来源:陈小虎,南京工程学院院长 发布时间:2015-05-29 点击量:

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

 

(陈小虎,南京工程学院院长;选自《南京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增加使高等学校类型及培养目标多样化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占中国高校绝大多数的普通本科高校如何明确办学定位?如何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是关系到普通本科高校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课题。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与思考

      1.应用型人才系列。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即所谓普通高等教育系统,是从中世纪大学演变而来的,而其余部分,如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等,则是近代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逐渐形成的,应用型教育也是随着社会技术水平发展而不断演化提升的产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当时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相应地,应用教育也以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工人为主。在技术研发成为社会进步源动力的今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导致对技术职业能级和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决定了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教育层次的不断提升。

      因此,可以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层次要求的提升,应用型教育应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从中专、高职高专、本科、硕生乃至博士的完整系列。

      2.应用型本科教育。

      从1999年扩招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必然导致高等学校结构类型、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变化,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是普通本科高校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一元化的经济体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单一性,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在总体上说是统一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国家开始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由此形成了所谓“二元重点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跟进,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党中央也明确提出要培养三个层次的人才,其中“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主要由研究型高校来培养,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则主要由普通本科高校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产物,成为普通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则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至此,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研究型教育(含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三元并存,分类发展”的总体布局。与研究型本科教育相比,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而非发现新知的能力。在应用型人才系列中,应用型工程本科教育重在培养“能够把技术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运行决策的人才”,而工程类高职高专教育则重在培养“能够运用智力技能或操作技能,把工程设计、规划、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

      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提出,一是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有利于普通本科高校明确办学定位,走出传统“精英教育”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藩篱,致力培养面向地方、服务一线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应用型人才系列中,应用本科人才处于较高层次,是应用型人才系列的主体。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有别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高等教育类型。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各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为主,是强调应用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养成的科学统一与有机结合,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职业化现代工程师,是培养“职业师化”的大学生。

      3.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途径。

      (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普通本科高校的数量及规模迅速扩大,但滞后的教学资源建设、传统的培养模式、单一的培养环境等给人才培养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应用,学生能力结构不符合职业需求;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滞后行业发展,普遍存在“用昨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现象;师资队伍胜任力不足,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单一的培养环境、封闭的培养过程、传统的教育思想、精英化的培养模式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就业艰难而企业却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怪圈”,因此业界呼吁: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以“学以致用、求真务实”为基本理念,让教师走进企业、让课本贴近生产、让学生了解行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2)“全程参与、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

      纵观教育史,学校与企业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密切”到“分离”到“再次结合”的过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教育与生产密不可分,生产经验和技能是由有经验的长者传给青年人的;进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近代,科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进入高校课堂,教育与生产开始脱离;而进入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再次受到关注。1975年,美国开始推行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计划”;英国政府1987年发表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强调指出:“高等学校与工商业之间建立联系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向,必须引起高等学校的足够重视”。显然,依据生产力发展及时调整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校企关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相互适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与社会其它相关子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即: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又反过来促进政治、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它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而教育与人的关系则揭示了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即:高等教育受到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反过来促进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必须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服务。因而,校企合作完全符合高等教育的外部和内部规律。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模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高等学校具有根据一定目标、有组织地集中传授知识的优势,但缺乏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的实践教学环境;而企业则具有面向生产实际的环境优势,这种优势一旦与高等学校结合,不仅将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和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因此,校企合作所构成的教育系统才是完善的教育系统,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实现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的行业培养有机结合。

      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要素合约的组合。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要提升竞争力,最困难但也最可靠的就是不断提高技术要素的比重,低成本获得这一要素的捷径就是通过校企合作,走“合约化”的技术支撑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校企合作的技术要素合约,企业,特别是成长中的企业,将难以形成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不是外生力量强加的,而是企业自身稳定的内生需求决定的。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企业需要符合要求的人才,这就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要素的“合约化”提供了基础。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开展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且可以把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技术推广的平台和产品展示的窗口,使学生成为其人力资源和潜在用户。高校则可在企业的全面参与下,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加快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了解职业岗位需求,完善知识能力结构,开拓就业渠道。企业、高校、学生各得其所,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从组织形式、环境构成及育人机制上与社会广泛合作,培养过程应该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全程参与、深度融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3)“多元合作”是发展方向。

      目前,校企合作在我国各类高校均有开展,但多属“人、财、物的双向流动”的传统层次,即:企业向学校捐赠实验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量身定做或分段培养。发展方向应为实现校企双方在精神文化层面的相互认同和渗透。然而,要提高合作教育的层次与能效,仅靠学校单方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仅有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也是不足的,需要综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尤其是政府的参与。其原因在于:大学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企业是商品制造和技术应用的基地,科研院所是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基地,政府则是保障上述基地健康运行的政策制定者和环境提供者。依据政府、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的利益需求及参与方式,有必要也有可能找到各方价值取向的结合域,通过共同目标的彰显、多样目标的融合、矛盾目标的转化,形成“官—学、学—研、产—学”二元系统,“官—学—产、官—学—研、学—产—研”三元系统以及“官—学—产—研”四元系统等“多元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综合利用各自优势,为高质高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校企融合培养体系的构建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在办学中,学校遵循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坚持贯彻“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创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全程参与,深度融合”的联合培养体系,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1.长期探索,形成校企合作基础。

      为了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早在80年代,学校就试行“3+1”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本科生;多年的经验形成了现在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

      2.明确理念,提出校企合作原则。

      进入21世纪后,学校充分认识到:随着合作和竞争成为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建立校企合作的“战略联盟”将成为新形势下双方齐头并进、长期发展的理性选择,双方根本利益的结合点在于形成共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为此,学校提出了“弘扬传统,提升层次,深入发展,形成机制”的校企合作战略思想以及实施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则:

      (1)互利性原则。

      即:以“诚实守信、互利互惠、谋求双赢”为指导,搭建“携手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平台。在合作动机上兼顾双方利益,在合作结果上实现互利双赢,从而实现校企合作持续深入的发展。

      (2)区域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其区域性,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是普通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地方经济发展建立最紧密、最直接的联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其基本形式就是校企合作。

      (3)行业性原则。

      利用学校优势专业在行业的影响力,吸引行业领军型企业将学校视为技术推广的平台、产品展示的窗口和技术人才的储备库,将学生视为未来的技术骨干和潜在用户,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4)多样性原则。

      敞开学校大门,主动出击,广泛吸纳国内外行业、企业、团体或机构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合作模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5)先进性原则。

      校企合作项目与建设内容应体现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学设备及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前沿化,形成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境。

      (6)长效性原则。

      通过建立契约,制定规范,形成互动,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强化精神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合作单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关系,实现合作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深度融合”。

      3.拓展视野,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近年来,学校以上述校企合作原则为指导,主动出击,诚信合作,开展了范围广、规模大、层次高、内涵深的校企合作共建,先后与25家国内外企业合作共建了30个项目,协议资金达3.65亿元。合作企业中有美国GEFANUC公司、UGS公司、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法国施耐德公司等11家大型跨国公司(6家为世界500强),国内合作伙伴多为行业领军型企业。共建项目覆盖了学校90%以上专业,形成了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1)“企业大学计划”。

      近十几年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高校实施技术输入,进行未来用户的前期挖掘,南京工程学院以此为契机,利用学校机电控制类的专业优势与一些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形成了“企业大学计划”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不仅为学校提供体现行业最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还通过教师技术培训、学生职业资质培训、参加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合编教材、指导实验、组织科技竞赛、传播企业文化等方法,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我校与美国GEFANUC公司、UGS公司、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海克斯康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以色列瑞德维尔等企业的合作就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范例。

      (2)“教学生产一体化”。

      此模式中,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设备,共建具有生产/教学双重功能的“教学工厂”。我校与飞兆国际(香港)电子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一例。合作企业在学校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两条“SMT”生产线,一条用于企业生产,另一条用于学生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创新以及教师科技研发。同时,合作双方还开展技术培训,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而且提供了参与企业管理、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开通了就业渠道。

      (3)“内生反哺”。

      “内生反哺”模式是指,学校通过创新科技孵化机制,扶植校办科技产业发展,这些产业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校办科技产业兴旺发达是我校的亮点,现建有科技产业园,拥有康尼、聚星、鼎牌电器、迈顺等6家校办科技企业,构成了“一园二地多企”的校办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架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康尼机电新技术公司走企业自主创新、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已经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学校科技企业产值近6亿元。学校利用校办科技产业优势,拓展其人才培养功能,合作共建了江苏省轨道车辆现代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12个校级研究所;以康尼公司为依托,增设了城市轨道车辆专业;开办了“校企合作教改实验班”;实行了学校教师与科技产业技术人员“双流通制”,联合完成了近百项基金课题,承担了8个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参与了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设立了科研基金、奖教金和奖学金。校办科技产业真正成了学生的学习基地、教师的科研基地和工程能力训练基地。

      (4)“职业资质培养”。

      学校为了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现代工程师,与企业或机构合作共建职业资质培训平台,这也是一种合作模式。目前,学校自建了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电力仿真中心,与西门子公司、江苏省政府、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相关学会共建的南京自动化培训中心、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数控加工师资进修中心、全国热处理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中心、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中心等10个职业资质培训机构,构成了“学历+资质”的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环境。

      (5)“专业与行业共建”。

      本模式的特点是学校按照人才培养需求,开展专业与相应行业对口合作共建。学校按行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行业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专业与行业一起制定培养方案,联合实施人才培养,共同进行质量评价。我校电力学院与江苏省电力公司共建的输配电专业方向以及配套的输变电工程培训中心、与南瑞继保公司共建的继电保护专业方向以及配套的电力自动化集成技术培训中心,经济管理学院与江苏省电力总公司共建的电力市场营销方向以及配套的电力市场营销培训中心,热能与动力学院与华能电厂共建的集控运行专业方向以及配套的热能工程培训中心等,都是“专业与行业共建”的成果。

      (6)“双主体共建”。

      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由企业提供设备、学校提供场地开展合作共建。合作项目具有教学、企业自用和对外服务多种功能,校企双方共同组成董事会,共派技术人员,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与学校共建的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和地球化学分析中心就属于“双主体”合作模式。

      此外,学校正在积极探索与中德教育联合会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构建完整的“官—学—产—研”合作育人体系。

      3.深度融合,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学校以大规模国际国内校企合作共建为切入点,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校企合作存在的“分段参与,松散合作,缺乏机制”问题,以“全程参与,深度融合,形成机制”为方向,紧紧抓住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吸纳合作伙伴参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到资源建设、教学建设、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的全部环节,极大地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

      (1)专业建设为龙头。

      为了加强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学校聘请119名行业人士或技术专家进入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职业链,指导开展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中,校企双方合作无间:

      一是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依据行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二是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通过职业资质和岗位能力分析,采用“倒推法”,以“优基础、适口径、强素能、多方向”为指导,以“四用”(专用、有用、用新、新用)为原则,构建“模块化”的理论教学体系,“全过程、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与企业联合实施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培养方案。

      三是共同构建“专业教改特区”。

      学校以机电控制类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载体,依托企业引入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支撑,在共建项目密集的专业设置“专业教改特区”并大幅度开展教学改革。包括:实行CDIO教育模式;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现“四个统一”(理论与实践、教室与实验室、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和“五个结合”(学做、学用、学设、学改、学创);增置综合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周,强化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推行实习实训“双指导”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学生质量“双评价”制;实行试卷考核、现场考核、答辩考核、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改革,体现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

      (2)课程建设为核心。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为了密切跟踪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校遴选部分专业课程开展校企共建。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分析、制定教学大纲、融入职业元素、设计教学环节、研究授课方案、提出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对实践经验的不同要求,共建课程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分段授课或由企业人员集中时间授课,共同进行质量考核。校企共建形成了课程建设新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实践案例吸引学生、考核方法体现能力的目标,课程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3)教师队伍是关键。

      师资是高校的第一核心资源,教师富有实践经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为了解决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模式。一是利用共建引入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能力转型,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校企联合开展应用研究,更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二是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资深工程师担任部分专业课程讲授,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了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胜任力。

      (4)教材是主要载体。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为了使课本贴近生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校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改革,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联合编写配套教材以及与引入设备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书,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质证书标准,吸收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增强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体现教材的模块化、活页式和直观性。

      (5)实践环境是基础。

      学校以“科学规划、多途并举、软硬并重、规范管理”为指导,通过学校自建、校企共建、中央地方合建,形成了近18万平方米的实践教学空间,建设了33个大型实验中心(包含187个实验室)、1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引进了体现行业最新技术水平的实践教学设备;与企业形成的“点状”联合体、与行业形成的“线状”联合体、与周边科学园区形成的“面状”联合体以及点、线、面构成的“网状”联合体,为学生提供了12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此形成了具有教学、科研、成果孵化集成功能的优质实践教学环境。

      (6)制度建设是保障。

      为确保校企合作健康运行并持续深化,学校成立了合作教育管理委员会和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制定合作教育规划,协调资源配置。教学单位与合作单位组建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合作项目的实施。制定了“合作教育管理委员会工作章程”、“合作共建项目管理办法”、“校企共建课程管理办法”、“校企共建教材管理办法”、“校企共建实验室(中心)运行管理规定”等20多项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的建设为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为联合育人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建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校、企业为支撑,以学校、企业、学生自身发展为维度,以科技竞赛、资质认证、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为平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显著增强,就业率一直名列江苏省前茅,学校连续四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我国校企合作存在问题与建议

      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已经得到全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的普遍认同,然而,要促进我国校企合作的普及和深入,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在思想认识上,企业、高校、政府和社会对校企合作价值的认识还存在局部意识与全局意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因此,合作各方应加强交流沟通,理论界和传媒界也应加大相关研究和宣传的力度。

——在政策法规上,政府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激励政策以及权威的宏观协调机制。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应利用政府权威,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的落实,制订合作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对合作的指导思想、条件、制度、参与度、内容、形式、管理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监控,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在运行机制上,大部分校企合作尚属自发的、短期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的较低层次,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觉规范的整体行动。今后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既要形成双方需求合拍的驱动机制,又要构建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利益机制和优势互补的平衡机制。

——在合作层次上,大部分校企合作处于人、财、物等资源双向流动的初级阶段。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重视精神文化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校企之间的全程参与、深度融合。

——在学校管理上,校企合作导致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必然给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传统模式带来挑战。对此,各校应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将其作为重要课题立项研究。


[版权所有] 河北传媒学院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109号 [邮编]051430
办公电话:0311-68017419
冀ICP备11024535号-1 本站由【蓝点网络】设计制作